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城市学院 (13220)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广播电视编导 (130305) | 专业英文名称 | Radio and TV Directing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7 | |||||||||||||||||||||||||||||||||||
学位授予门类 | 艺术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2005 | 首次招生时间 | 2005 | |||||||||||||||||||||||||||||||||||
招生方式 | 艺术类招生 | 招生类型 | 文理兼招 | |||||||||||||||||||||||||||||||||||
专业教师数 | 21 (其中:教授 10 人,副教授 3 人) | 外聘教师数 | 15 (其中:教授 6 人,副教授 7 人) | |||||||||||||||||||||||||||||||||||
本科学生数 | 346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电视新闻采制、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剪辑艺术、编剧理论与技巧、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影视表演和场面调度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电视新闻采制、影视视听语言、影视剪辑艺术、影视表演和场面调度、编剧理论与技巧、广播电视栏目与频道策划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本专业设立于2005年。2009年随学校搬迁至新校区,开始在第三批次招生录取。2013年,在学校转设成独立二本院校后,开始在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本专业自设立以来,一直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诉求,致力于培养应用型影视编导人才,自办学以来,大力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已经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2010年,本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确立为辽宁省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2012年,本专业的教学改革成果“实训贯穿影视人才培养全程的建构”获得辽宁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13年,本专业被辽宁省教育厅列为全省60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之一。同年,本专业的实验实训平台“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被辽宁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14年,本专业与沈阳广播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关系,沈阳广播电视台成为本专业的实习基地,提供大量实习岗位。 本专业培养掌握影视制作基础理论知识和数字媒体技术,以后期制作能力为核心技能的,具备影视节目策划、采集、剪辑、包装、推广、运行素养的全媒体制片人。 本专业有专任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外聘教师7人,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2人。 本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专业,从2009年搬至新校区起,我校就持续大力投入资金建设。2015年,在已有价值8000万的影视基础设施建设上,学校又新建包含三个演播大厅的绿岛传媒中心,2016年底投入使用。本专业已经建立了与多家省市电视台及影视机构的合作关系,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拥有大量接触真实项目的机会。本专业学生先后参与了辽宁广播电视台《杏林美人》、《新笑林》、《中国喜剧力量》、沈阳广播电视台《看今天》、《直播生活》、《沈视晚报》等栏目的制作。 本专业根据广播电视人才能力形成规律,开展“实训贯穿人才培养全程”的实践化教学模式。在每学期中,结合业界实际生产项目设立实践项目,创新整合编排课程,进行模块化教学。同时,大幅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实践环节中,由有多年业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一对一完成指导。本专业依托校内外实训平台,全方位为学生提供“岗位实境化教学”。全媒体传播实验教学中心模拟省级电视台运行模式,使学生不但掌握专业操作技能,熟悉业界生产流程,而且在岗位环境中培养管理、沟通、协作等可转移能力。学生四年在校期间,可自愿去台湾世新大学交换学习。 |
【沈阳城市学院】开设的其他专业 | 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其他高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