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工学院 (13201)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自动化 (080801) | 专业英文名称 | Automation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 |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1999 | 首次招生时间 | 1999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24 (其中:教授 7 人,副教授 4 人) | 外聘教师数 | 5 (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6 人) | |||||||||||||||||||||
本科学生数 | 530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及拖动基础、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变频控制技术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自动化专业成立于1999年,并于1999年9月开始招生,目前在校生530人。于2018年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创业试点专业,2019年被评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立足辽宁、服务地方,旨在培养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能在工业控制、电子信息、自动化工程等较宽领域内从事系统集成与应用、运动控制、过程控制相关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开发与服务、生产运行与管理等工作的工程师,培养“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具有一定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师资力量: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7人,讲师13人,助教2人;博士4人;硕士23人。拥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达到48%以上。 专业优势:该专业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出版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部,十二五省级规划教材1部。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各门类课程设置比例合理,所有主干课程均能够支撑毕业指标点。 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方针,强调课程体系的职业性和开放性,形成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教育相统一的教学体系。实践与理论教学比例达到3:7。 所有课程都建立了完整的课程档案,包括教材选用、教学计划、课程师资、教学课件、课程大纲、教学日历、教学内容、实验内容及实验报告等内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的实验讲义均由专业教师编写,制定了完整的实验、实训、课程设计规范和体系。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四个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产学结合、人文社科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结合。 实施四个结合是培养高素质的高等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如电路、模拟电子技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将理论内容与实践内容融合在一起,上课地点安排在实验室,边讲理论边做实验,增强了学生对理论内容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教学体系上,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实践教学总学时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32.8%,保证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设计和实训部分主要是配合相关课程对各项职业技能进行锻炼;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主要是通过学生项岗工作以及独立完成毕业设计任务,使学生形成独立胜任岗位工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