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工学院 (13201)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焊接技术与工程 (080411T) | 专业英文名称 | Welding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年-6年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2014 | 首次招生时间 | 2014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专业教师数 | 5 (其中:教授 0 人,副教授 1 人) | 外聘教师数 | 2 (其中:教授 0 人,副教授 1 人) |
本科学生数 | 125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工与电子技术、焊接方法及工艺、焊接结构CAD、焊接结构及制造、焊接检验、机械制图、3D-CAD、焊接冶金学及材料焊接性、焊接机器人编程与操作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
专业简介 |
由于近几年社会对焊接技术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沈阳工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在该学校原机械与运载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中的焊接方向基础上,于2014年4月申报成功为独立专业。 教学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现有专任教师6人,外聘教师3人,共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3人,在读博士2人;其中3名教师取得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1名取得国际焊接质检师资质。 教科研: 教学团队近几年共主持、参与省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主持、参与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10余项;获省级以上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主持校级教研、教改50多项;主编和参编教材20多部。 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具有焊接结构及工艺设计、生产制造(包括焊接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焊接质量检验等核心能力,适应焊接技术行业的需要,能在汽车制造、船舶制造、水利设施制造等装备制造领域从事焊接工艺设计、焊接结构设计及制造、焊接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焊接质量检测与分析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就业面向: 学生可在装备制造、汽车、输变电设备、石油化工、建筑、造船、等领域胜任如下工作: (1)焊接结构、工艺设计及制造; (2)焊接产品的质量检验; (3)焊接生产管理; (4)焊接设备、产品等的经营销售。 专业特色: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按照学校“培养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懂专业、技能强、能合作、善做事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实行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理实融合、学用一体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构建适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以焊接结构及工艺的设计、产品质量检验、焊接机器人操作为专业发展方向,确立了以服务焊接技术行业的市场定位,培养具有设计、加工制造、操作维护、设备管理等实际技能的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取得的成绩: 1、焊接实训基地被批准为辽宁省省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2005 2、焊接实训基地与国际授权的机械工业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签订协议,进行国际焊接技师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认证工作,2009 3、“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省级教改立项,2009,获得本科教学成果三等奖,2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