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大连民族大学 (12026)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物联网工程 (080905) | 专业英文名称 |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 |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2012 | 首次招生时间 | 2013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12 (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4 人) | 外聘教师数 | 0 | ||||||||||||||
本科学生数 | 258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RFID原理及应用、物联网工程导论、计算机网络、电路原理C(2019)、数字逻辑(2019)、模拟电子技术(2019)、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019)、计算机组成原理(2019)、物联网通信技术(2019)、WSN技术综合实验(2019)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物联网工程专业成立于2012年,是大连民族大学工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及学历结构合理。现有专业教师12名,其中教授2人,副高级4人,中级职称6人。专业教师中1人入选国家民委领军人才培养计划,1人入选国家民委中青年英才培养计划,入选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4人。现有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8人,80%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专业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先导,实施科研牵动和人才为本的战略,全面推进专业的各项改革和建设,使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呈现出良好局面。近年来专业教师,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7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20多项。主编专著1部,授权国家专利7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多篇。 本专业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和相关学科综合交叉优势,适应国家“下一代信息技术”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专业注重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体现“加强基础、拓宽专业、重视实践、培养能力、激励创新、发展个性、讲究综合、提高素质”的教育思想。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研究从感知层到网络层再到以面向产业和行业应用的应用层相关的理论和工程应用问题,重点突出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立足于民族特殊性和专业特点,以着力培养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创新实践动手能力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做中学”、“工作室”、“导师制”、“赛课一体化”和“本科生团队培养”等教学改革。 专业一直把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作为立业之本,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专业拥有2个省级教学团队,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实践基地,拥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专业教师近年来出版教材3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3项,主持各类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16项。 专业建设过程中积极致力于人才的多元化培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形成了鲜明特色,同时专业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以及“做中学”和“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新模式,成效显著。多年来,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竞赛奖励280多项,发表论文15篇,申请专利8项。学生初次平均就业率超过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