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学 |
本课程基本教学思路是按照社会学的基本分析框架来分析经济生活,即运用制度、网络、权力和认知等基本范畴,来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1)宏观社会学视野下的经济;(2)经济制度和经济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包括市场、货币、银行、贸易、交通、网络、消费行为以及非正式经济;(3)社会学视野下的公司、组织和产业;(4)经济与社会系统和政治系统。包括经济与政治、经济与法律、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性别等关系。
|
农村社会学 |
农村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本课程主要讲授如何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在传统与现代的对比中研究农民的社会化、农民的分化、农民的心理状态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农业的发展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并研究农村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等的发展和变迁,认识其规律性,以指导实践,促进农民的合理分化、农村社会结构的优化和农村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
城市社会学 |
城市社会学主要内容包括城市的起源和发展、城市区位的生态分布、城市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城市文化、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城市社会问题、城市化以及城市社会的组织、管理和规划等。本课程以城市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相关学术流派的古典及现代城市社会学理论,对城市社会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城市的物理背景和城市的社会背景,理解和掌握城市社会变迁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社会问题研究 |
本课程全面、系统的阐释社会问题研究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此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重点讲授全球性热点社会问题、如环境与生态问题、全球移民问题、失业问题、全球粮食问题、以及转型期中国的具体社会问题,如当代中国的收入差距问题、弱势群体问题(老年人问题、妇女问题、儿童问题),以及异常群体问题(如青少年犯罪问题)等,在现象描述中对具体问题特点和形成原因,以及预防与解决社会问题的一般性对策选择进行分析。
|
社会学概论 |
本课程秉承社会学研究人与社会关系的主旨,介绍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研究方法。本课程涉及的主要论题有:社会及其构成、文化与社会化、社会角色与社会互动、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社会制度、社区及城乡发展、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问题与社会控制、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调查方法等。本课程注重介绍社会学经典和成熟的理论以及当代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关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发展中突出的现实问题。
|
社会心理学 |
本课程主要内容:(1)探讨社会思维——我们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它可以评价我们的印象、直觉和解释的准确性。(2)探讨社会影响。通过理解态度的文化因素和学习从众、说服以及群体影响的本质,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到作用在我们身上的微妙的社会力量。(3)分析消极和积极的社会关系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偏见到攻击,从吸引到互助。这一部分还将同时探讨冲突与和解的动力学。(4)分析如何将学习到的概念应用到社会生活中。
|
社会研究方法 |
本课程通过对社会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逻辑策略与科学程序进行全面系统的介绍,使学生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次,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两个方面,了解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主要方法、技术及其应用,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设计、组织与实施社会科学研究及分析资料、呈现研究成果的基本方法。
|
国外社会学理论 |
国外社会学理论是社会学专业的专业基础主干课程。他遵循社会学研究的两个传统主题,即一是社会秩序或社会稳定,二是社会变迁或社会发展,介绍了西方主流的社会学理论,即功能论、符号互动论、冲突论、交换论、结构功能主义、中层理论以及后现代理论。内容包括上述理论的代表人物、理论的历史渊源、基本内容、以及对社会研究所具有的意义,是学生学习社会学基本理论的重要课程。
|
社会人类学 |
本课程旨在介绍人类学的学科特性、主要研究范畴、基本概念、重要理论、研究方法以及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从独特视角全面把握人类社会及其文化。课程以民族志资料为基础,以田野工作为方法,从介绍人类学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流派入手,从人类的起源、经济与生态、家庭与亲属制度、政治类型与组织、宗教与仪式五个方面阐述了人类社会生活的多样性与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相对性。
|
社会统计学 |
作为一门一般方法论科学,社会统计学以数理统计方法作为研究社会统计问题的基础,以统计的基本方法与基本原理为基础,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发挥认识工具的作用;作为一门特殊方法论科学,社会统计学是一门多科性学科,与经济统计、环境统计、科技统计均有重叠,与专业统计学有明显的渗透性,从宏观角度、更高层次上研究社会发展状况,是一门特殊方法论科学,是研究社会统计问题的必修课程。
|
发展社会学 |
本课程既对发展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和主要流派的观点作全面梳理又对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既对世界上主要的社会发展模型作比较研究,又着重探讨中国社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发展社会学是发展学和社会学交叉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是从社会学角度对发展的探讨,但它并不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切阶段和一切领域。因此,本课程还从纵横两个维度让学生掌握社会发展实践:从时间上主要掌握18世纪中期之后人类社会发展,也就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特定社会发展阶段,亦即现代化阶段;从地域上主要掌握当今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使学生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发展问题进行整体研究和综合考察。本课程教会学生以发展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主要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对社会发展的不同层面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而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中产生的各种问题能够具有独到的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组织社会学 |
“组织社会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到社会学、经济学、行政学、公共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它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解释组织现象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主要内容是以组织理论为基础,依组织结构、组织运转过程和组织发展线索,全面讲授了组织的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本课程要求及目标学生在熟悉组织理论的同时,学会组织诊断和处理组织问题的能力,增进领导者的组织管理能力,使他们掌握商业伦理道德和组织原理的知识,以及同组织成员一起工作的艺术等。
|
社区概论 |
社区概论是社会学专业的本科必修课程,是社会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门课程是从社区角度加深对社会认识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有助于学生全面掌握和理解社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了解和掌握社区工作实务与实践。社区概论主要从社区与社会的关系、社区与国家的发展、中国社区建设实践等角度介绍和讲解社区性质、社区研究方法、社区理论、社区人口、社区的资源与环境、社区的组织与管理体制、社区的价值观与文化体系、社区服务、社区问题与变迁、社区发展等问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学会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待社区现象,解决社区问题,提出改进社区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