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 |
课程主要以公共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介绍了公共产品理论、财政职能、财政支出、财政收入、国债、非税收入、政府预算、政府间财政关系、财政政策、财政监督等内容。
|
政府预算 |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政府预算基础知识、政府预算基本理论、政府收支分类体系、政府预算编制、政府预算执行、政府决算、政府预算管理体制和政府预算监督等,全面系统地讲授政府预算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吸收国内外政府预算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与改革实践成果,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政府预算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管理程序与方法,了解政府预算改革的最新理论与实践成果,提高对政府预算政策解读和政府预算问题分析的能力,具备从事政府预算研究和政府预算管理实际工作的能力,为学习预算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
公共支出管理 |
课程内容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系统讲述公共支出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以及公共支出规模扩张理论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公共支出项目分析中常用的方法。第三部分结合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的实际,具体介绍行政管理支出、国防支出、教育支出、卫生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研究开发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具体公共支出类型。全面系统地掌握公共支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准确把握公共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熟练相关理论对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的实践进行规范和经验或实证分析;从制度设计的角度总结完善我国公共支出管理的思路和对策。提高对财政政策解读和支出管理问题分析的能力,能够运用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解决现实中的公共支出管理问题。
|
公共债务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国债发行、国债流通、国债偿还、地方债、国外公债、政府或有债务、债务评级、公债管理、公债政策。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学生掌握公债的的基本理论、制度和政策以及国债买卖的基本操作技术,从而为在财政部门和金融机构工作打下国债管理的基础和家庭、个人政府债券投资的知识储备。各章节的 内容基本是按照财政专业、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的需要予以安排,在内容的深浅 阐释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
|
中国财政史 |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明朝、清前期、清后期、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概况、财政特点、财政收支和管理制度。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了解中国财政发展基本史实,为学生深入理解财政基本理论奠定基础。因此,在内容的深浅阐释上,尽量考虑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需要。
|
国有资产概论 |
主要内容包括:国有资产管理导论、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企业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产权登记、清产核资、统计评价、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管理、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国有资产流失查处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等内容。本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研究国有资本运营、国有资产重组、国有资产监督、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企业制度等理论和实践问题奠定基础。
|
外国财政制度 |
本课程内容共十章,主要包括:财政制度及其要素、职能;外国财政制度的基本内涵、财政支出制度、财政收入制度、税收制度、预算制度、财政体制、社会保障制度、公债制度和财政调控制度。本课程的内容安排与财政学体系基本相同,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在掌握基本财税理论与国内财税制度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国外的相关制度设计,跟踪和关注国外财政制度改革的动态,通过科学运用比较分析方法,增强知识的系统性和融会贯通能力。
|
地方财政学 |
本课程以财政分权和地方公共产品理论为理论基础,全面介绍分级财政体制框架下的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管理,地方财政收入构成与主要内容,地方预算管理,城市财政,县乡财政,地方财政风险及防范以及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等内容,力图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地方财政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
|
政府预算模拟流程 |
开设政府预算模拟流程实验主要目标是促进预算理论与预算实践的结合,培养既充分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预算理论、又懂得中国预算管理各项改革实践的综合型财政管理人才。本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项目:部门预算编制流程、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流程、非税收入管理流程。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扮作不同的预算编制部门或预算执行部门,通过仿真模拟软件,完成并掌握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整个流程。
|
政府采购实务 |
第一部分政府采购基础知识,简要介绍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政府采购方式及一般程序等知识;第二部分政府招标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招标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三部分政府询价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询价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四部政府定点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定点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五部分政府其他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分散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 通过政府采购实验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在具体实验情境中把握知识的意义,弄清各种观念及各种关系,适应新的具体情境下的需要,培养各种形式的操作技能,能以各种熟练和自信的水平完成采购任务。通过政府采购实验项目的学习,学生能在实践中提高其理解力、操作能力和技能,创作新的动作模拟以适合具体情境。通过政府招标采购实验,学生可以将各种要素及组成部分组成一个整体,以构成更为清楚的模式或结构,并对某些观念和方法等的价值作出重新判断。
|
税收制度 |
税收制度概述;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附加;关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印花税;契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等。
|
财政动态讲座 |
《财政动态讲座》以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财政和税收学等基本理论为基础,重点关注我国财政领域的热点问题,结合本专业教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以及其他重点科研项目的研究,力图将理论研究最新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课堂讲授与专题讨论相结合,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思考积极性。
|
政府采购 |
第一部分政府采购基础知识,简要介绍政府采购范围、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政府采购方式及一般程序等知识;第二部分政府招标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招标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三部分政府询价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询价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四部政府定点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定点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第五部分政府其他采购运作及流程,重点讲述谈判采购、单一来源采购、分散采购的适用条件及具体操作流程。通过政府采购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政府采购制度中主体、对象、流程及方法等规范。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是我国两大会计体系之一。营利组织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是会计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前者的会计主体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后者的会计主体则是那些不以营利为目的的。政府也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在我国政府又有很强的特殊性,因此,我国的非营利组织会计又称《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在该课程中,我们主要四个介绍非营利组织主体:政府财政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政府部门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国营非营利组织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民营非营利组织会计(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以及相关的管理要求。
|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实务 |
本课程教学内容设置为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和用友政府账务系统处理二个部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部分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知识,事业单位会计科目设置,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的核算,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编审;用友政府账务系统处理部分主要包括设置账套、建立会计科目,基础录入、会计凭证处理、记账、年末转账、结账和会计报表输出等。通过本课程的教与学,使学生除掌握事业单位会计会计核算要求外,还要学会一个单位的会计从建立账套、操作员授权、建立会计科目,输入基础数据,到填制会计凭证、审核会计凭证、记账、年末转账,结账,直到编制会计报表、撰写财务分析等业务,提高学生从事实务工作的能力。
|
财税专业导论 |
财税专业导论是财政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基本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大学的基本范畴;学科与专业的关系;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解读;财政学概述;大学生活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对财政学专业的认同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由高中生到大学生过渡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以对大学和财政学专业的基本认识,科学合理地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同时能够初步形成职业生涯规划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