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大连海洋大学 (10158)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电子信息工程 (080701) | 专业英文名称 |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年 |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1978 | 首次招生时间 | 1978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13 (其中:教授 2 人,副教授 7 人) | 外聘教师数 | 0 | |||||||||||||||||||||
本科学生数 | 227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微机原理与应用、模拟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B、电路理论、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电子技术A、FPGA系统设计(2016版)、电磁场与传输理论(2016版)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历史沿革 大连海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始创于1976年的渔业电子,1985年更名为应用电子技术,1999年更名为电子信息工程,至今已有40余年的办学历史。2017年以本专业和自动化专业为主获批了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学科点,2020又获批了电子信息大类专硕学科点,具有硕士授予权。2009年、2016年分别以本专业教师科研为基础,先后申请并获批辽宁省海洋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大连市海洋科学与检测技术重点实验室。 专业定位 本专业依托海洋特色,开展新工科背景下的海洋目标资源探测技术及相关的信息获取、传输、存储和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结合新工科理念,注重学科交叉,在原有的电子测量、传感器技术、水声探测技术及海洋信息处理技术系列课的基础上,先后开设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网技术、现代检测技术,深度学习等选修课,构建了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具有新工科背景下海洋信息检测技术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新工科交叉复合应用型人才。 特色优势 本专业师资力量强,共有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6人,获博士学位7人。1人入选辽宁省第六批“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人选及辽宁省优秀人才计划青年学者,1人入选大连市科技之星,3人入选大连海洋大学“蔚蓝英才”人才工程。本专业教师获得电工电子国家级讲课比赛一等奖1项,东北赛区一等奖1项。 本专业教师长期工作于教学一线和科研一线,主持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合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项,横向项目10余项,累计到账经费500余万元。本专业教师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30余篇被SCI、EI 收录。获批专利10项,软件著作权15项。主持教研项目10余项,主持校级金课2门,申报省级金课2门,获校级本科教学成果奖2项,发表教研论文20余篇,主编专业教材11部。 专业教师积极指导本专业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及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级4项、校级25项;学生参加科研项目16项,31人次。学生竞赛获得省级以上奖项82人次,其中国家级奖3人次,省级一等奖9人次。本专业学生平均就业率均在90%以上,升学率达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