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农业大学 (10157)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动物科学 (090301) | 专业英文名称 | Animal Science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年 | |||||||||||||||||||||||||||||||||||||||||||||||||
学位授予门类 | 农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1957 | 首次招生时间 | 1957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32 (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0 人) | 外聘教师数 | 0 | |||||||||||||||||||||||||||||||||||||||||||||||||
本科学生数 | 516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家畜生理学、动物营养学(Ⅰ)、家畜育种学、家畜繁殖学、家畜环境卫生与畜牧场设计、饲料学、家禽生产学、养牛学、养羊学、养猪学、动物营养学Ⅱ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历史与现状:1957年开始招收畜牧专业学生,1958年9月正式成立了畜牧兽医系,1994年畜牧兽医系更名为畜牧兽医学院,1997年畜牧系更名为动物科学专业。目前动物科学专业设有3个教研室,即动物遗传繁育教研室、动物营养与饲料教研室及动物生产教研室。现有在校生528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动物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动物科学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与动物科学相关的调查、分析、评估、设计等方面基本训练,具备动物育种、繁殖、生产与管理的基本能力。 师资力量:本专业现有教职工29人(专业教师26人,教辅3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0人、讲师 13 人;博士学位获得者25人;国外访问学者7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2人、千人层次3人。专业教师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产业体系、辽宁省科技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科技项目30余项,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沈阳市科技推广一等奖(2项)、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等各级科技奖励10余项,申请专利近20项。近五年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0余部。 专业优势和特色:动物科学专业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省转型发展试点专业;有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2个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其中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为省级重点学科;有1个农业部研究中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有效性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中心(辽宁省养猪高效工程技术中心、辽宁省瘦肉型猪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市级研究中心(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研究与服务中心)、1个校级实验教学中心;有校内科研猪场和科研鸡场,有11家校外教学实习和科研基地,是沈阳农业大学--辽宁辉山乳业集团有限公司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以社会认可作为教学理念进行课程改革,开展研究性教学,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开放式办学模式,加强学生的能力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