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沈阳农业大学 (10157)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 (082304) | 专业英文名称 | Agricultural Structure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年 |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1984 | 首次招生时间 | 1984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9 (其中:教授 1 人,副教授 4 人) | 外聘教师数 | 0 | |||||||||||||||||||||||||||||||||||||||||||||||||
本科学生数 | 97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农业工程;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传热学、风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燃烧学、流体力学(Ⅱ)、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工程热力学*、能源微生物*、太阳能工程*、生物质能工程*、试验设计、能源发酵工程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现有专业教师9名。拥有博士学历的7人,其余2人博士在读。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3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村可再生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城乡、企事业的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建筑节能、设施农业工程、环境工程的设计、规划与管理以及相关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掌握可再生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业建筑工程及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备从事新能源开发利用、设施农业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节能的设计、规划与管理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课程:工程制图、物理学、普通化学、分析化学、理论力学、流体力学、材料力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燃烧学、能源微生物、生物质能工程、风能工程、能量有效利用、农村节能技术、农业建筑学、太阳能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原理、建筑节能技术、能源发酵工程、污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沼气工程设计。 专业优势:本专业拥有新能源工程、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建筑节能技术3个稳定的研究方向,特别在生物质能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以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与开发为培养特色,集教学、科研、推广、国内、国际培训于一体。建有辽宁省生物质能源生物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沈阳农业大学秸秆技术研发基地、沈阳农业大学东北地区农村沼气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为师生的科技创新和实践能力提升搭建优势平台。本专业国际交流活跃,拥有联合国投资兴建的科研基地。本专业毕业生可报考我校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学科硕士及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可以获得免试推荐硕士生资格;成绩优秀硕士生可获硕博连读资格。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到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机构、行政单位和企业等部门,从事新能源工程、设施农业工程及环境工程、建筑节能等领域的设计、规划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