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
离散数学以研究离散量的结构及相互关系为主要目标,包括数理逻辑、集合论、图论和代数结构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使学生掌握离散结构的描述工具与方法,并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
程序设计基础与C语言 |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C语言的编程环境;C语言的基本句式;冒泡法等C语言的基本算法;简单功能的C语言函数编写;小规模应用软件的C语言多文件、多函数、多数据类型、多算法功能的实现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理解计算机系统层 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 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会进行简单计算机的逻辑设计、调试及维护。重点内容包括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与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的设计,存储系统的 组织,,主存储器的设计,指令系统的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及设计方法,总线系统及接口和数据传输方式等
|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系统软件,它在计算机科学体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 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且以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为先导课程。在本课程中,将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操作系统管理计算机 软硬件资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数据结构 |
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从数据抽象类型定义、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核心操作的算法实现等方面,分别介绍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树、 图、查找表、文件等数据结构,以及常用查找技术和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并对各种实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进行分析。
|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使学生系统地了解信息系统领域的相关概念、作用、技术基础和基本方法,尤其是具有代表性的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信 息系统开发建设的目标、原则、基本过程及代表性的方法论,结构化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及工具,信息工程方法论及其具体方法和工具,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等。
|
电路基础 |
该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 法,并为学习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电类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直流电阻电路的概念和一般分析方法,运算放大器电 路、一阶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谐振电路、含有耦合电感电路、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以及电路实验。
|
专业导论(智能科学与技术) |
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概念、知识体系、发展前景和专业培养目标等基本内容,培养和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热情,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初步概念、知识结构与体系、发展前沿与机遇、智能系统示例、智能程序语言等。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充分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的相关概念、定义以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应用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设计开发的方法,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结合配套的《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结构体系,具备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能够针对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软硬件技术手段以制定单片机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方案,也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
计算机网络 |
本课程意在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技术方面的了解,亦为《TCP/IP协议原理》、《网络信息安全》等课程的先修课。本课程内容含括计算机网络的 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联、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课程讲授算法设计策略,主要有递归与分治策略、动态规划算法、贪心算法、回溯法、分支限界法、概率算法、线性规划、网络流法、并介绍NP完全性理论与近似算法。要求掌握分析算法时间、空间复杂度方法,能灵活运用算法解决实际问题。
|
专业英语(智能科学与技术) |
以英语表述的计算机技术介绍、编程方法与工具介绍、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等软件技术;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内容。
|
计算方法及MATLAB应用 |
算法与误差分析、插值问题、线性方程组的直接解法和迭代法、数值积分和常微分方程的解法。MATLAB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学工具,本课程将介绍MATLAB的基本知识和其在计算方法中的应用。
|
智能信息检索 |
介绍智能信息检索的基本概念、原理、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的专业课程。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IR概述、IR评价、IR模型、检索的改进技术、查询操作、Web信息检索、IR典型应用等。
|
不确定性计算 |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人工智能基础》,《离散数学》,《数理逻辑》。本课程以模糊理论及粗糙集理论为核心知识单元,辅以与其他相关领域相结合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神经网络算法,模糊集,模糊逻辑与模糊推理,模糊神经网络,模糊C-均值聚类,模糊推理系统,粗糙集,模糊粗糙集及其相关联的智能计算方法。
|
智能机器人实验 |
本课程是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本课程使学生在完成了机器人学、脑与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后,切实了解智能机器人的构成与运作机理、智能机器人调控程序的编写和调控算法的设计,加强学生对智能机器人控制及智能机器人设计和创新进行科学实验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智能系统设计、分析和实践能力,通过所学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
操作系统实验 |
操作系统实验是操作系统课程的上机实验课程。操作系统实验课程内容包括作业管理、进程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存储管理五大部分基本原理、功能和实现技术实验,除了分章节分别讲解之外,还要联系起来融会贯通,特别是通过上机模拟实现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的实践和思考,帮助学生对计算机系统的工作原理具有较深入的理解,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程序设计基础与 C语言实验 |
集成开发环境简介,C程序运行环境,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输入/输出语句,顺序结构程序设计,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
指针,函数,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文件基本操作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 |
本课程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课程配套的实验课程,学生通过实验课程的训练,可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训练,可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应用技术;理解MCS-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能够使用IDE软件和仿真软件进行程序的编写和调试、系统仿真;设计单片机系统的人机接口。学生在进行了本课程的实验训练后,可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解决专业问题的基本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