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 |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理论课程。离散数学的内容包括四大部分:数理逻辑、集合论、代数系统和图论,称之为离散数学的四大体系。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工作者、应用计算机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信息科学工作者等必备的数学工具之一。
|
C语言程序设计 |
C语言的基本数据类型;C语言的基本语法规则;C语言的编程环境;C语言的基本句式;冒泡法等C语言的基本算法;简单功能的C语言函数编写;小规模应用软件的C语言多文件、多函数、多数据类型、多算法功能的实现
|
数据结构 |
主要介绍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概念,从数据抽象类型定义、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核心操作的算法实现等方面,分别介绍线性表、栈和队列、数组和广义表、树、图、查找表、文件等数据结构,以及常用查找技术和排序算法的具体实现,并对各种实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进行分析。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中各部件的内部工作原理、组成结构以及相互连接方式,建立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的整机概念;理解计算机系统层次化结构概念,熟悉硬件与软件之间的界面,掌握指令集体系结构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实现方法;能够运用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有关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进行计算、分析,会进行简单计算机的逻辑设计、调试及维护。重点内容包括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方式与运算方法和运算器的设计,存储系统的组织咤UB?主存储器的设计,指令系统的设计,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及设计方法,总线系统及接口和数据传输方式等。
|
数据库原理 |
本课程内容包括数据库基础理论、数据库设计应用开发、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新技术四部分。数据库基础理论主要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数据库安全性和数据库完整性;数据库设计应用开发主要包括关系数据理论、数据库设计和数据库编程;数据库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关系查询处理和查询优化、数据库恢复、数据库并发控制和数据库安全性控制和数据库完整性控制;数据库新技术主要包括数据库新技术新发展、分布式数据库、对象关系数据库、XML数据库、数据仓库与联机%E?UB5??析处理技术,这一部分是选读内容。
|
操作系统 |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包括: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存储管理、文件管理和设备管理等,且以计算机组成原理,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结构等为先导课程。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本课程紧密跟踪了美国ACM和IEEE CC课程体系,从计算机架构设计、计算机软硬件功能分配的角度探讨现代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重要原理和分析设计方法,突出了量化设计和系统的创新设计。课程把握了计算机系统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方向,主要内容涵盖计算机系统的概念设计和功能架构、数据表示与指令系统设计、RISC计算机系统设计、总线和互连技术、输入输出系统、存储体系、流水线设计和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和相联处理机、多处理机、新型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系统设计等方面。
|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和软件工程专业本科二年级以上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先修课程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等。本课程意在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及技术方面的了解,亦为《TCP/IP协议原理》、《网络信息安全》等课程的先修课。本课程内容含括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原理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联、运输层、应用层、计算机网络的安全和因特网的演进等内容。
|
编译原理 |
本课程内容包括:文法和语言、词法分析、自顶向下语法分析、自底向上优先分析、LR分析、语法制导翻译和中间代码生成、符号表、目标程序运行时的存储组织、C-Minus编译程序实现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也是其它相关专业培养学生具备基本软件开发能力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程序设计》和《算法与数据结构》。本课程的核心知识单元包括软件设计、使用APIs、软件工具与环境、软件过程、软件需求与规约、软件确认、软件演化、软件项目管理。着重介绍面向数据流的分析与设计方法、面向数据结构的分析和设计方法、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也对基于构件的计算、形式化方法、软件可靠性与特定系统开发等做一般性介绍。
|
模拟电子技术 |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模拟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模拟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课程内容主要含括常用半导体器件、运算放大器、基本放大电路、频率响应、模拟集成电路、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信号处理与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内容。
|
数字逻辑与数字系统 |
本课程通过对常用电子器件、数字电路及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学习,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深入学习数字电子技术及其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内容主要包括数字逻辑概论、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脉冲波形的产生与变换、数模与模数转换器、数字系统设计等内容。
|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 |
《微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先修课程为《数字逻辑》、《计算机组成原理》等。本课程内容主要有8088/80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及技巧、中断控制器、串并行接口电路、计数定时器和模/数、数/模转换等。
|
电路基础 |
该课程以分析电路中的电磁现象、研究电路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并为学习后续有关专业课程和从事电类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线性直流电阻电路的概念和一般分析方法,运算放大器电路、一阶电路时域分析、正弦稳态电路、谐振电路、含有耦合电感电路、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以及电路实验。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算法设计方法和渐近分析技术。要求学生理解算法的概念、算法设计原理、渐近性分析原理,能正确将原理应用于实际工程场景。培养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硬件、软件环境等约束设计算法策略,运用渐近分析技术评价、研究和选择算法,达到在满足空间复杂度、时间复杂度、运算精度等条件下,综合利用计算机算法解决问题的目的。
|
计算方法及Matlab应用 |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随着科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计算机算法语言的多样化及数学软件的普及,要求数值分析的课程更强调算法原理及理论分析。本课程研究各种数学问题的数值分析和计算方法(近似解法),其中包括方法的推导和求解的理论分析。本课程体现了目前计算机应用日益普遍,计算机语言向多极发展的特色,将重点放在算法的构造和原理上,每一算法又围绕数学模型、算法原理、计算步骤和算法流程图展开。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算法的数学模型、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能画出各种算法的流程图并能据此采用MATLAB工具编程上机求解相应的数学问题,掌握差商、差分的性质并能推导和证明,掌握插值和数值积分、微分各种算法的基本理论和误差分析及三种三角分解公式的简单推导。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线性代数,C语言程序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