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 |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是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技术方面的技术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课程主要阐述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介绍C++语言的基本语法、程序结构、设计和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目的是使学生了解面向对象的概念和技术,掌握C++程序设计语言,学会用C++进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乃至软件开发的基本方法。
|
程序设计基础(C语言) |
《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的任务是结合一般数值计算向学生介绍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和技巧,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对一般问题进行分析和程序设计,编制出高效的C语言应用程序;同时了解进行科学计算的一般思路,培养应用计算机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思维方法与基本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计算机打下基础。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结合一种机型讲述计算机的结构;汇编语言的词法、语法及伪指令;汇编语言中数据的表示方法;汇编语言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控制结构及其程序设计技巧;子程序的设计方法;输入输出及中断程序的设计方法和技巧。使得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培养独立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能力。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通过详细介绍计算机五大硬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计算机的组成方式、工作方式和控制方式,并进一步建立整机系统的概念。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硬件子系统和系统的设计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系统认知能力。
|
计算机体系结构 |
《计算机体系结构》课程讲述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基本原理、设计技术和定量分析方法等。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系统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基本分析设计方法;了解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最新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建立起对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学会使用量化方法来分析设计计算机系统,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系统硬件、软件的研究与开发及与此相关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计算机网络 |
该课程使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体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流行的参考模型,掌握物理层标准的基本原理和数据通信技术,掌握数据链路层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常见实例,掌握局域网基本原理和组网方法,掌握广域网基本原理和接入方法等。使学生具备进行网络设备应用、简单的网络协议分析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能力,掌握网络安全技术和网络管理技术,切实提高学生的系统认知能力。
|
编译原理 |
《编译原理》课程以形式语言与自动机为理论基础,研究如何将计算理论一级的抽象映射到编译方法、算法一级的抽象。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编译程序的逻辑结构和原理,了解计算机语言的形式定义,以及从高级语言到低级语言的转换,并掌握实现这种转换的理论和基本技术。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及中间代码生成,优化及目标代码生成等。编译原理的经典方法和技术,可以应用到计算机学科各个方面。
|
操作系统 |
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方法,了解操作系统如何合理地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如何为用户和计算机之间提供接口以及如何为用户提供良好的使用、开发环境。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算法、资源管理和分配的基本策略等,为进一步分析操作系统以及设计和开发新的操作系统打下基础。另外,可以使学生深刻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过程、程序的运行过程,通过让学生自行设计、自主实验,培养其实践动手能力。
|
计算理论 |
《计算理论》课程的主要特点是抽象和形式化,既有严格的理论证明,又具有很强的构造性,包含一些基本模型、模型的建立、性质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除了使学生掌握形式文法和自动机、可计算性、计算复杂性的基本知识外,主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形式化描述和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这一最典型的计算机问题求解思路。
|
数据库原理 |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技术在整个计算机应用发展中的作用、优势以及重要性。在本课程的学习中,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数据库理论并熟练掌握关系数据库设计和使用的相关知识,能够进行数据库设计、使用数据库。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据库系统中核心模块的经典处理策略,丰富其软件设计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相关技术进行系统开发的能力。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会从问题入手,分析研究计算机应用中典型的数据结构的特性;能够为所加工的数据选取适宜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初步掌握算法的复杂性分析方法;同时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使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晰、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
|
人工智能 |
《人工智能》课程是关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引导性课程,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为今后的更高级课程的学习、为将来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工作和软件实践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门课程主要讲述知识与知识表示、搜索策略、确定性推理、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等方面内容,使本科生对人工智能的基本内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比较初步的认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
算法设计与分析 |
《算法设计与分析》是计算机学科中面向设计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以算法设计策略为单元,通过对典型计算机算法的分类介绍,使学生掌握算法设计的主要方法,并提高分析算法的时间和空间复杂性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软件工程 |
《软件工程》课程的任务是学会以质量为核心,学习系统化的、有规则的、可度量的和可控制的工程原则、方法,涉及到软件过程、项目管理、开发方法、开发工具,甚至企业文化等各个方面。学会从问题入手,如何做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部署,如何进行软件开发的项目管理。在实验中进行基于团队合作的项目模拟开发,学生按照软件工程过程、方法和工具进行模拟开发,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
离散数学1 |
离散数学①是讨论在计算机科学研究中所用到的数学,因此它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理论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使同学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运算及基本推理方法,更关键的是要培养学生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缜密的概括能力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分析求解能力,为后继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从事计算机科学的研究、应用及其它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