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 |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投影法和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三、立体的投影
四、组合体的视图与尺寸注法
五、轴测图
六、机件常用的基本表示法
七、标准件和常用件
八、零件图
九、装配图
十、AUTOCAD软件的简介、绘图界面、文件的操作、绘图环境与图层的设置。
十一、AUTOCAD常用绘图工具、数据坐标输入、显示操作、对象与坐标的捕捉。
十二、AUTOCAD常用的修改、编辑工具。
十三、文本、注释。
十四、尺寸标注与标注样式设置。
十五、块与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十六、表格与标题栏、图框绘制、样板制作。
十七、零件图的绘制。
十八、装配图的绘制。
|
工程力学 |
一.标量与矢量
1.标量与矢量概述
2.梯度
3.散度
4.旋度
二.力与力偶
1.力的概念及性质
2.刚体受力分析
3.力矩和力偶
三.静力学
1.平面力系问题
2. 空间力系问题
四.运动学
1.点的运动
2.刚体的运动
五.动力学
1.动力学基本定律
2.质点运动微分基本方程
3.惯性力
4.平面图形的几何问题
5. 动力学定理
6. 功率
六.机械振动
1.简谐振动
2.无阻尼受迫振动
3.有阻尼振动
4.有阻尼受迫振动
5.共振
6.振动合成
七.应力状态与强度理论
1.应力与应变
2.应力状态
3.广义胡克定律
4.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
5. 强度理论
弹性模量E的测定实验项目
八.拉伸和压缩 剪切和挤压
1. 拉伸和压缩
2. 剪切和挤压
拉伸与压缩实验项目
九.弯曲
1.外力分析
2.内力分析
3.弯曲应力
4.挠度
5.提高梁的强度和刚度的措施
6. 圆环的挠曲线微分方程
梁弯曲正应力测定实验项目
十.扭转
1.外力偶矩
2.薄壁筒扭转
3.圆轴扭转
4.圆轴扭转强度条件
5.圆轴扭转刚度条件
扭转实验项目
十一.组合变形
1.拉伸与弯曲组合
2.弯曲与扭转组合
|
工程流体力学 |
一、绪论
二、流体的主要物理性质
三、流体静力学
四、流体运动学
五、流体动力学
六、平面势流
七、管内流体流动
八、流体绕物流动
九、流体流动的相似性
|
工程热力学 |
1.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第二定律
4. 理想气体的性质及热力过程
5. 气体动力循环
|
传热学 |
一、绪论
1.传热学与工程热力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的区别。
2.能量守恒定律是一个基本定律。
3.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
二、稳态热传导
1.傅里叶定律和导热微分方程。
2.影响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常用工程材料与介质的导热系数的数量级。
3.平壁、圆筒壁导热计算公式。
三、非稳态热传导
1、非稳态导热过程的特点及热扩散率。
2、集总参数法的分析求解方法,了解其限制条件。
3、简单形状物体的二维、三维问题的乘积解法。
4、半无限大物体的非稳态导热。
四、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
1、导热问题数值求解
2、二维稳态导热问题内部节点及常见边界条件下边界节点的离散方程。
3、计算二维稳态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分布及导热量。
4、用热平衡方法导出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显式离散方程。
五、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
1、牛顿冷却公式
2、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3、局部表面传热系数与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不同含义和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常物性流体对流换热的微分方程组
5、似原理或量纲分析
六、单相对流传热的实验关联式
1、典型对流换热过程的流动图象
2、管内换热入口段与充分发展段的概念。
3、准则方程(实验关联式)
4、有限空间自然对流换热的概念和强化单相流体对流换热的原理与技术。
七、相变对流传热
1、珠状凝结和膜状凝结
2、竖管外和竖壁上与水平管和管束外凝结换热的计算公式
3、影响凝结换热的主要因素及强化途径。
八、热辐射基本定律和辐射特性
1、热辐射的基本定律;
2、影响实际物体表面辐射特性的因素
九、辐射传热的计算
1、熟练掌握角系数的定义和性质
2、代数分析法及图线法计算常见几何结构的角系数。
3、有效辐射
4、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的途径。了解温室效应原理。
十、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的热计算
1、复合换热过程的计算方法,了
2、总传热系数及其核算面积以及传热量的计算方法;
|
化工原理 |
一、绪论
1.课程的性质、内容和任务
2.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关系、速率关系等基本概念
二、流体流动
1.流体静力学方程式及应用
2.流体流动的质量衡算和机械能衡算
3.流体流动阻力
4.流速和流量的测量
三、流体输送机械
1.离心泵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离心泵的性能、流量调节、类型选择和安装高度
五、传热
1.热传导
2.对流传热
3.传热计算
4.热辐射
5.换热器的设计计算
六、传质过程原理
1. 吸收操作原理与方法
2. 蒸馏操作原理与方法
3. 填料塔和板式塔结构
4. 其他传质过程原理
|
能源动力工程测控技术 |
一.测量系统概论及误差分析简介
1.测量系统的基本组成
2.仪器仪表的主要性能参数
3.误差的分类及处理方法
4.直接测量及间接测量中随机误差及系统误差的计算方法
二.温度测量
1.电阻温度计测温的基本原理,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及有关电路2.几种常用的热电偶及电阻温度计
3.选用温度计和温度计的标定方法
4.其它形式的温度计的原理
三.压力测量
1.流体稳态压力测量的基本原理2.测压传感器的形式及构成
3.测量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办法
4.动态压力测量传感器的原理和基本结构
5.压力计及压力测量系统的标定6.真空测量技术
压力测量实验
四.流速及流量的测量
1.流体速度的测量
2.速度方向的测量
3.流量的测量要求掌握几种常用的流量计的原理组成及使用方法
流速测量实验
五.液面测量
1.常用的低温液面计及高温液面计的原理
2.基本结构及误差改进方法
六.气体成份分析
1.气相色谱仪的原理、基本组成及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2.常用的氧气分析仪的原理及基本结构
3.红外气体分析仪,化学发光气体分析仪及烟度计的工作原理
七.转速及功率的测量
1.常用的数字式转速计的原理及结构
2.电路原理及误差分析
3.功率测量
八.振动及噪声的测量
1.常用的测振传感器的原理及结构
2.传感器的选择及使用
3.振动信号的频谱分析
4.噪声测量要求掌握噪声的评价参数
5.噪声的测量与分析仪器的原理
6.噪声测量方法及误差估计
九.微机在测试系统中的应用
1.微机测试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其功能,系统接口简介
2.微机测试系统的标定
|
机械设计基础 |
一、基本概念
1.研究的对象、内容;
2.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和一般设计过程。
二 机械结构分析
1.机构的组成
2.机构运动简图
3.平面机构自由度
三、平面连杆机构
1.平面连杆机构的类型和应用
2.平面连杆机构的基本特性
3.平面连杆机构的设计
四、凸轮机构
1.凸轮机构的应用和类型
2.从动件的基本运动规律
3.凸轮的轮廓设计
五、轮系
1.定轴轮系(重点)
2.周转轮系
3.组合轮系
六、带传动
1.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2.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和应力分析
3.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失效形式
4.V带规格、带轮结构和带传动的张紧装置
七、链传动
1.链传动的特点和组件结构与参数
2.链传动的运动和受力分析(重点)
3.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八、齿轮传动
1.齿轮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与渐开线齿廓
3.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重点)
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啮合传动(重点)
5.渐开线齿形的加工和检验尺寸
6.斜齿圆柱齿轮传动(重点)
7.圆锥齿轮传动
8.齿轮传动设计
九、蜗杆传动
1.蜗杆传动概述
2.蜗杆传动的基本参数和尺寸
3.蜗杆传动承载能力计算
4.蜗杆传动的效率和热平衡
5.蜗杆和蜗轮的结构1.蜗杆传动的基本类型
十.滑动轴承
1.滑动轴承工作原理
2.滑动轴承分类和结构特点
3.滑动轴承的材料及轴瓦结构
4.滑动轴承的润滑
5.非液体润滑滑动轴承的计算
十一、滚动轴承
1.概述
2.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及其代号
3.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
4.滚动轴承的工作情况
5.滚动轴承尺寸的选择
十二、轴和轴系零部件
1.轴的功用、类型及设计要求
2.轴的材料
3.轴的结构设计
4.轴的强度、刚度计算
十三、联接
1、键联接
2、销联接
3、螺纹联接
|
过程流体机械 |
一.绪论
1.过程流体机械
2.流体机械的分类
3.气体性质和热力过程
4.压缩机概述
5.流体机械的发展趋势
二.容积式压缩机
1.往复压缩机基本构成和工作过程
2.往复压缩机热力和动力性能
3.往复压缩机气阀和密封
4.往复压缩机调节和其他附属系统
5.往复压缩机选型和结构实例
6.回转式压缩机
活塞式压缩机性能测试
三.离心压缩机
1.离心压缩机的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2.性能、调节与控制
3.安全可靠性
4.选型.
四.泵
1.泵的分类及用途
2.离心泵的典型结构与工作原理
3.离心泵的工作特性
4.其他泵概述
5.泵的选用
离心泵综合性能测定
离心泵出口压力PID控制实验
离心泵流量PID控制实验
五.离心机
1.离心机的典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2.过滤离心机与沉降离心机
3.离心机的选型
|
锅炉原理 |
一.锅炉的基本知识
1.锅炉的分类
2.锅炉的基本构造
3.锅炉的工作过程
4.锅炉的几个基本特性
5.锅炉型号表示方法
二.燃料及燃烧计算
1.燃料的化学成分
2.煤的燃烧特性
3.燃料的燃烧计算
4.锅炉烟气分析及其结果的应用
三.锅炉的热平衡
1.锅炉热平衡的组成
2.锅炉热效率
3.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4.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5.排烟热损失
6.散热损失及其它热损失
7.燃料消耗量
四.燃烧设备
1.煤的燃烧过程
2.人工操作层燃炉
3.机械化层燃炉
4.室燃炉
5.沸腾炉
6.炉子的工作强度
五.供热锅炉
1.锅炉发展概况
2.烟管锅炉
3.水管锅炉
4.热水锅炉
5.辅助受热面
六.锅炉水循环及汽水分离
1.锅炉的水循环及可靠性指标
2.锅炉的水循环故障
3.蒸汽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4.汽水分离装置
七.锅炉本体的热力计算
1.炉膛传热过程及计算
2.对流受热面的传热计算
3.对流放热系数
4.辐射放热系数
5.平均温差
6.对流受热面传热计算方法提要
八.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
1.通风的作用和方式
2.通风计算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
汽轮机原理 |
一、绪论
1.汽轮机发展史
2. 汽轮机分类
二、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1.概述
2.汽轮机级的工作过程
3.级的轮周效率与最佳速度比
4.级通流部分主要尺寸的确定
5.汽轮机级内损失和级效率
6.汽轮机级的热力计算示例
7.长叶片级
三、多级汽轮机
1.多级汽轮机的特点与损失
2.汽轮机及其装置的评价指标
3.多级汽轮机的轴向推力及其平衡
4.轴封及其系统
四、汽轮机的变工况
1.喷管的变工况
2.级组压力与流量的关系
3.工况变动时各级比焓降及反动度的变化
4.汽轮机调节方式和调节级的变工况
5.凝汽式汽轮机工况图
6.变工况时汽轮机轴向推力的变化
7.初终参数变化对汽轮机工作的影响
8.变工况下的热力计算
9.变转速汽轮机
五、汽轮机的调节
1.汽轮机调节的任务与组成
2.典型国产调速系统简介
3.汽轮机调节系统的静态特性、动态特性
4.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
5.中间再热机组的调节
6.调节系统的试验与调整
7.汽轮机保护系统及主要装置
8.汽轮机的供油系统
9.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六、 供热式汽轮机
1.背压式汽轮机
2.一次调节抽汽式汽轮机
3.二次调节抽汽式汽轮机
七、 汽轮机主要零部件的结构
1.汽轮机静止部分结构
2.汽轮机转动部分结构
3.叶片振动
4.汽轮机转子的振动
5.汽轮机动静平衡试验简介
八、汽轮机热力系统及设备
1.汽轮机凝汽设备及系统
2.发电厂空冷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