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 |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的第一门化学类基础课程,是培养化学专门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续各门化学课程的基础。课程授课学时为96,分四个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学、无机化合物热力学。化学反应原理部分重点介绍化学变化的方向、限度和速度等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物质结构基础部分介绍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分子、固体和配合物的成键特征;元素化学部分讨论一些常见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并使用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以及结构化学的基本理论对这些性质给出初步的解释;无机化合物热力学是在元素化学基础上,在更综合的层次上对无机化合物的热力学性质做出总结。本课程的上述教学内容在强化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的同时,强调化学基础理论与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的密切结合,并适当拓展无机化学知识的范畴,适度反映化学科学发展的新成果。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将化学研究方法、化学学科发展历史、科学技术伦理道德、化学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各阶段的重要贡献等融入课程教学之中,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化学科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课程努力帮助学生形成理性、谦逊、坚毅、独立、好奇等科学工作者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将立德树人、全人教育的理念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始终。
|
分析化学 |
《分析化学A》是研究物质的组成、含量和结构等化学信息的分析方法及理论的一门科学。本课程是理科化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它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化学专业的基础,也是环境、生命、化工等一切与化学有关的专业的基础。本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定量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这些方法的同时,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进而培养学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以及严谨的科学作风。
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讲清定量分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要让学生懂得建立这些概念和理论的化学处理方法和思维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提倡创新精神。
|
有机化学 |
本课程是面向大连理工大学化环生学部张大煜化学菁英班应用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内容是化学学科科学技术人才所需的整体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宽厚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解决有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化学学科基础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
物理化学 |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来探求化学运动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内容包括化学热力学、量子力学、统计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界面现象、胶体分散系统和电化学。
为了提高化学理科学生的化学理论基础,本课程(物理化学)重点从原子、分子等微观尺度,并结合统计热力学的方法研究物质变化过程中的平衡与速率问题。该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深入和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为后继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具备和掌握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针对具体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结构化学 |
本课程针对张大煜化学菁英班和应用化学两个专业设置,其教学内容也适用于化工与制药大类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各专业。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认识原子、分子及晶体的结构和性质,理解物质的结构与性能的关系,了解研究分子和晶体结构的近代物理方法的基本原理,加深对先修课程如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等有关内容的理解,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从物质结构与物质性质相互关系的基本规律出发分析和解决化学科学问题的能力。
|
仪器分析 |
《仪器分析A》课程是化学、化工、环境和生命等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针对理科化学学生开设,在《分析化学A》的基础上侧重从仪器分析的角度介绍物质的定性、定量和结构解析方法。该课程涵盖了多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如:电化学分析方法、红外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核磁分析法、质谱法和热分析法等。课程重点介绍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仪器构造、特点及应用范围。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上述有关分析仪器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掌握必要的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习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正确地表达实验结果,达到对学生进行应有素质和技能培养的要求。
|
无机化学实验 |
无机化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它是无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院校化学化工及相关专业本科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门必修基础实验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地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为以后学习其它实验课程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无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掌握常见元素的重要单质和化合物的典型性质,熟悉实验室中某些无机物质的一般制备方法。培养独立进行实验、细致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实验数据和书写实验报告的能力。在实验中逐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习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继化学课程和参加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有机化学实验 |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化学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作风和良好的习惯,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本课程更加重视扎实基础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能够正确的使用仪器、规范化操作、以严谨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将实事求是和勇于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贯穿于实验课程的学习之中。
|
分析化学实验 |
分析化学实验A课程是张大煜化学菁英班(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必修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分析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正确和较熟练地掌握分析化学实验技能和基本操作,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实验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 学习并掌握分析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分析测定方法;
2. 掌握色谱法、电化学法和分光光度法等各种分析方法,熟练使用各种分析仪器;
3. 通过实验加深对分析方法的原理及其有关理论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验操作;
4. 增强对“量”的概念的认识,初步具有解决分析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分析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具备查阅分析手册和利用数据库查阅科研文献的能力。
|
物理化学实验 |
物理化学实验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上述各类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释化学实验现象的能力;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初步训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以下实验技术及研究方法:(1)基本实验技术:包括温度的测定和控制技术、真空控制技术、热效应测定技术、热分析技术、电化学测量技术及多种物性的测定,如饱和蒸气压、粘度、密度、折光率、电导率、电动势、介电常数、吸光度、磁化率、偶极矩等。(2)实验数据的归纳方法和误差分析方法,学会用图、表等方式表达数据的规律性,掌握用Excel、Origin等计算机软件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3)掌握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电化学、表面及胶体化学、物质结构等学科领域相关实验的普遍性原理与特点,了解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
|
仪器分析实验 |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应用化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的实验内容涵盖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光谱分析、热分析等相关分析方法,旨在使学生掌握仪器基本操作技术,掌握仪器分析中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培养学生运用现代分析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仪器分析领域的前沿发展动态及趋势;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