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素描 |
本课程是本科一年级雕塑专业新生进入雕塑专业学习的基础必修课,是雕塑专业教学中的重要部分。本课程通过系列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从应试二维素描训练转向学习和训练三维观察和表现能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从基本构图、比例、结构、形体向空间及艺术表现发展的渐进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和掌握雕塑专业以三维的观察方法表现素描。本课程通过人体素描和速写对光影、结构、解剖、空间关系开展层次性研究和学习,同时配合雕塑专业的特点,将雕塑的空间、体量、结构等知识点渗透给学生。
|
表现素描 |
本课程是本科一年级雕塑专业学生的基础必修课之一,是雕塑专业基础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程是《造型素描》课程的延伸,通过系列教学手段训练学生以雕塑三维观察表达作品的能力。本课程强调素描和速写对于雕塑的基础性作用,结合光影、结构、解剖、空间关系开展层次性研究和学习,同时进一步将雕塑的空间、体量、结构等知识点渗透给学生。最终学生可以通过精微素描和多种材料综合素描表现等方法呈现出完整又有新意的素描作品。
|
造型与色彩基础 |
造型与色彩基础是雕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安排在一年级春季学期。通过学习和掌握造型与色彩的一般规律及技巧,为高年级的雕塑专业核心课提供基础性支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色彩基本原理、色彩构成、色彩情感表达、色彩与雕塑材质肌理关系的认知;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二维及二维半色彩运用与表现技能的相关训练。
|
造型与色彩表现 |
造型与色彩表现是雕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是造型与色彩基础课的延续,通过学习和掌握造型与色彩的一般规律及技巧,为高年级的雕塑专业核心课提供基础性支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以二维、二维半色彩为基础,重点解决三维立体造型与色彩表现关系的相关问题;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三维立体造型色彩运用与表现技能的相关训练。
|
塑造基础1 |
塑造基础1是雕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安排在一年级秋季学期。针对新入学的大一新生,构建立体造型思维是本课程的重点。通过学习和掌握立体造型语言的一般规律及技巧,为高年级的雕塑专业核心课提供基础性支撑。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形体解剖、立体塑造和基本表现语言及工具材料的认知;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立体造型构思和基本造型技能的相关训练。
|
塑造基础2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掌握雕塑课程的重要基本功之一。通过对1/2尺度的小尺度人体的塑造,初步掌握人物的形体、比例、结构、动势关系及艺用人体解剖的基本知识,用具象的塑造方法表现人体造型。 基本掌握人体三维空间美学理论,并初步尝试融合生活中的创作灵感,开展半命题式现实主义创作。
|
塑造基础3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掌握雕塑课程的重要基本功之一。是通过塑造1、塑造2课程的基础学习,对雕塑塑造能力的提高和综合。是以人体雕塑课程为主,其他物象为辅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人体及其它物象的比例、结构、动势等知识。在此基础上将皮肤、毛发、服装等附属物,运用雕塑造型的语言表现,形成相对综合性的雕塑基础知识,为塑造4、塑造5奠定基础。
|
塑造基础4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的必修课,是学生掌握雕塑具象表现的拓展训练课程。本课程以人体塑造为主要内容,以意象塑造及塑造表现为侧重点。要求学生已经掌握人体的比例、结构、运动关系,了解雕塑人体解剖的知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塑造形态的表达及具象塑造语言表现的学习,掌握塑造与表现的方式和技能。了解并掌握雕塑创作形式中具象塑造的表现形式与语言。
|
艺术观念与创意 |
艺术观念与创意是雕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安排在二年级春季学期。本课程是雕塑专业学生从基本技能学习向实际设计应用的过度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美术修养,并掌握形态构成及了解现当代雕塑的发展史等相应的专业知识。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对现当代艺术思潮及形态的研究,认识并了解当代雕塑设计的观念和创意规律;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学生能够充分利用专业基础知识进行设计,并能够通过设计创作表达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
雕塑文化创意 |
本课程是针对雕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新经济时代的创意产业对物质资源依赖度不高。文化产业属于创意产业,它高度依赖文化的创新意识,对文化创造力和创造型人才有更迫切的需求。本课程的设立是在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现状下,挖掘大学生的创造力,即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创造出优秀的文化创意产品。雕塑专业的学生在本课程中能够充分发挥本专业特色,在艺术造型、材料工艺与手制,品牌设计、产品化以及自媒体营销等方面进行实践。
|
数字技术基础1 |
是以一门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输入工具和手段的造型艺术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图像和雕刻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剖析,使学生掌握数字雕塑的基本建模方法。数字雕塑具有参数化、虚拟化、多样化的成型特点,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雕塑的艺术语言。数字雕塑基础1主要学习Rhino、Keyshot、Photoshop等软件,完成雕塑建模造型作业,学习如何利用平面素材制作三维模型,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材质要求对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雕塑效果图,使学生掌握雕塑创作实践的基本能力。
|
数字技术表现1 |
是以一门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输入工具和手段的造型艺术基础课程。对计算机图像和雕刻软件的使用方法进行讲解剖析,使学生掌握数字雕塑的基本建模方法。数字雕塑具有参数化、虚拟化、多样化的成型特点,通过课堂练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雕塑的艺术语言。数字雕塑基础1主要学习Rhino、Keyshot、Photoshop等软件,完成雕塑建模造型作业,学习如何利用平面素材制作三维模型,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材质要求对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雕塑效果图,使学生掌握雕塑创作实践的基本能力。
|
数字技术基础2 |
数字艺术基础是以一门计算机软硬件作为输入工具和手段的造型艺术基础课程。通过对计算机图像和雕刻软件的制作原理剖析计算机工具相对比较传统的艺术工具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工具。通过学习Zbrush 数字雕塑软件完成简单头像雕塑造型训练,课堂作业内容以写实基本功为主,锻炼学生的观察、造型及思维能力。
|
数字技术表现2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数字技术表现2》是运用《数字艺术基础1》所学的技术与方法,结合人体解剖教学,使学生掌握更加丰富灵活的数字方法进行雕塑创作。通过研究人体解剖和运动规律探索人物变形夸张的表现手段。对数字雕塑的呈现手段有一个初步地了解,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本课程旨在通过3d软件的教学完成学生对传统造型知识的掌握。
|
创作1 |
是雕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安排在二年级夏季学期。本课程是以具体实践为主的课程,学生通过学习和掌握相关雕塑创作的方法进行创作方案的完整设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创作思路与技巧普遍规律的认知;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创作方案的演进与思路有效表达的相关训练。
|
创作2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是雕塑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雕塑造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后的创作实践课。近些年来,随着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各种动漫卡通形象层出不穷,深受人们喜爱,都通过雕塑艺术变成立体的形象。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培养学生的立体形象创造力,运用雕塑语言,结合自身兴趣,创作出立体动漫形象。
|
直接材料基础1 |
直接材料基础1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学生的创作思维,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从理念到实践对硬质材料进行系统的把握,提高完成雕塑创作的能力。通过这门课程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更加熟练的运用雕塑的材料语言,同时也会提高对作品的理念表达能力,为进一步的毕业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
直接材料基础2 |
本课程是针对雕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陶艺是世界性的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跨越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媒介,是当代艺术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融入了中国陶瓷艺术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精神内涵。陶瓷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材料,其制作工艺和表现技法复杂,艺术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掌握陶艺材料创作的方法并解读审美内涵,使学生熟习陶艺创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现代陶艺的发展方向,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拓展。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综合艺术表现技能有所提高,也是对学生文化素质和审美素养提高。
|
直接材料工艺1 |
硬质材料泛指艺术创作中各种雕塑材料,不仅包含了传统的金属,石材,木材同时也涵盖了工业现成品,塑料,纤维等现代工业材料。硬质材料来源广泛,种类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将主要以金属,及工业现成品作为创作对象。了解金属的物理特性,掌握金属焊接雕塑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同时进行硬质材料雕塑作品的观摩赏析,了解硬质材料在雕塑艺术领域的重要地位。
|
直接材料工艺2 |
本课程是针对雕塑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陶艺是世界性的艺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它跨越了多种艺术形式和媒介,是当代艺术范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融入了中国陶瓷艺术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精神内涵。陶瓷材料作为艺术创作的直接材料,其制作工艺和表现技法复杂,艺术形式多样且内涵丰富。本课程教学以直接材料基础课程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陶艺材料创作工艺的多样化和熟练化。使学生能够熟习陶艺创作的多种表现技法,掌握现代陶艺的动态和先进理念,推动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拓展。为高年级直接材料创作奠定扎实的基础。
|
公共艺术基础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方向课,是雕塑专业学生学习公共艺术方向的引导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美术修养,并掌握形态构成及了解现代雕塑的发展史等相应的专业知识。本课程通过对公共艺术概念的引入,使学生对公共艺术性质得以了解。本课程注重雕塑造型语言同公共艺术之间的转化与联系。并以公共艺术的方法论学习造型的表现与表达。通过实例讲解公共艺术创作的理论和方法。使学生能够了解公共艺术概念和内容,并掌握基础的公共艺术语言和创作技巧。
|
雕塑创业实践 |
本课程是雕塑专业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要求学生具备系统的知识和专业技能,综合进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中设有工程实践和创意创业的部分,雕塑工程实践的主要任务是,讲授雕塑工程的相关理论知识,拓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了解从设计到制作的过程,使其具备一定的雕塑工程实践能力。创意创业部分以学生创新创业为培养目的,是通过运用所学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相结合,进行产业、技能、研究的一体化实践。
|
雕塑专业考察 |
主要任务是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的创作背景,调研地域文化,系统的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知识通识,同时结合参观北京当代画廊展览馆美术馆各类作品,实现历史与当代文化艺术的对接和碰撞。通过实地考察,既要收集整理中国古代雕塑的图片文字资料,完成一件中国古代雕塑的临摹,从理论到实践,掌握中国古代雕塑的造型规律;又要参观学习中外近现代艺术家多样化的艺术作品,撰写调研报告,将文化与艺术的发展脉络总结并整理。
|
毕业创作 |
作为四年雕塑专业学习的结业课程,是对前四年专业理论与技能技法学习成果的综合运用,它注重专业的雕塑艺术创作方式,表现雕塑艺术所具有的艺术魅力。运用相关专业的知识,形成比较完整作品,为毕业后能很快进入艺术创作,或承担实际的创作设计工作进行培养。任务上,要求在前期学习中,创作构思的能力要强,有较强的雕塑语言把握能力,能够驾御自己的创作过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最终形成完整的作品,并能够完成相关论文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