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 |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以及评价、预防、控制和修复化学物质污染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在能力训练方面强化学生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侧重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秉承“教为不教、学为会学”以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对于适合学生自学的内容,安排学生自学,同时通过教师答疑、作业批改及讲评、课程报告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自学效果。
本课程是国家级精品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化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考虑到学时数及其它课程衔接等因素,本课程只学习该教材的第一至第五章;其它内容,或在本专业其它课程中有所涉及,或可由学生自学。
|
环境监测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环境监测的主要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制订和实施环境监测方案的能力。
|
环境微生物学 |
本课程是工科环境类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与地位;具备从事环境微生物学工作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
环境影响评价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评价的基本程序、技术路线与方法,能够针对不同门类工业项目及规划的开发及营运各阶段行为进行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使学生具有在企业、政府环保部门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与环境评价的工作能力。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通过研讨训练来实现水污染控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方法的运用,积累利用水污染控制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
本课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限选专业课。本课程主要讨论大气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各种控制方法的基本原理、典型控制设备的结构特征,以及典型工艺和设备的设计计算,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等其它教学环节,为学生进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及系统分析、科学研究及技术管理打下必要的基础。
|
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工程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大类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预处理、收集运输与中转、处理与处置的原理及工程方法,树立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及可持续管理理念。培养学生解决各类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利用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固体废物管理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
环境规划 |
环境规划课程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环境规划是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手段,在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中有着重要作用。环境规划是环境科学与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及计算机技术等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环境规划的主要工作内容、流程、技术和方法,具有从事环境规划相关工作的基本能力。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 |
《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规范》中规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综合应用多种方法解决环境物理性污染实际问题的基本设计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基本训练。
|
环境工程设计基础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任务是培养环境专业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该课程是在学生完成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给水排水工程等专业课程学习之后,按照环境工程项目设计的工作程序与工作内容等,介绍环境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方法、要求,以及典型工艺的工程设计和相关专业的设计、施工规范,使学生了解环境工程相关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环境工程设计能力。
|
给水排水工程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方向与专业特色课程之一,是工科学生熟悉和掌握环境工程学原理和方法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给水排水工程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系统掌握给水管网、排水管网以及泵站的构成、工艺设计方法和运行管理等较全面的理论和技术,使学生具有给排水工程设计的初步能力。
|
环境经济与法学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类专业(包括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两个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初步掌握环境经济学和环境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内容,一方面要掌握环境成本与环境收益的评估方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理论,另一方面则要掌握环境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环境法制观念;提高运用环境法规范维护合法环境权益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
|
环境与能源 |
本课程是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的专业方向课程之一。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基于环境污染物或废弃物处理和利用的新能源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及过程,了解该领域的国际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国家对该领域的方针、政策。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介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环境污染物或废弃物转化为清洁能源领域的应用。在实践应用能力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运用这些技术解决环境污染或治理环境、生产清洁能源的综合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
环境膜分离技术 |
本课程是工科近环境类(包括某些化工类专业)大类课程之一。课程详细阐述了膜分离技术的基本理论、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其中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气体分离、电渗析与离子交换、渗透汽化和膜生物反应器。课程的突出特点是全面系统,反映当前膜领域基础知识体系和最新技术成果及时,是一门针对性和实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讲解;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设计构思和基本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但能为初学者提供必备的基本内容,而且对膜研究工作者也有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
环境管理学B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本科生开设的全校选修课。环境管理学亦是环境科学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学科。本课程将从兼顾环境管理学教学需要和满足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安排授课体系和内容。教学将对我国环境管理基本理论、环境问题及产生根源、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手段、环境管理的对象、内容和手段、建设项目与工业企业环境管理、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进行全面的阐述。
|
环境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工程制图) |
《环境工程制图》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种重要专业基础课,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方向课。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类型环境设计制图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制图方法,通过构图、制图和读图能力的基本训练,积累利用工程语言表达工程设计意图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
工业生态学与生态规划 |
主要讲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自然生态系统与工业生态系统、工业与生态关系的研究方法、工业生态化实施途径、循环经济等基本内容。掌握工业生态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方法及其工业生态化的实施途径。了解工业生态学与生态规划方向的最新科研动态。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生态、环境、能源、经济、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业生态与环境规划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
环境仪器分析 |
环境仪器分析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的专业大类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讲解,以让学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常用的大型分析仪器的原理、构造、特点、应用范围等,达到让学生在环境相关的研究和工作中可以根据环境污染物的类别、性质、以及测试需要等选择、使用适合的仪器,达到样品分析的目的;在培养实践能力方面着重污染物分析基本设计技能的训练。
|
环境系统分析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系统工程和环境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技术路线与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环境问题进行模型化、最优化和决策分析,使学生具有在企业、政府环保部门及科研单位等从事环境管理的工作能力。
|
环境生态学 |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必选课程及环境工程专业选修课程之一。是环境科学大类专业理解生态系统基本原理、了解环境问题的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基础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注重生态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规律的讲解,着重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研究本质的方法和能力。
|
地理信息系统与应用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在属于环境学院模块化教学中的“环境规划与管理模块”。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发展趋势,掌握专业概念、基础理论、体系结构和基本功能,并了解地理信息技术在环境规划与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通过上机实践,培养学生熟练使用主流地理信息软件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其今后深入学习和参与环境管理工作奠定空间分析的技术基础。
|
环境分子生物学 |
本课程是《环境分子生物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前沿特色课程之一,是环境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交叉课程。本课程也为环境专业学生将来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及其在环境科学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初步具有设计和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生物功能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能力。
|
MATLAB应用 |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构建数学模型,进行系统仿真、图形绘制的工具。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熟悉掌握MATLAB基本应用后,能运用于工程实际。
|
环境工程项目管理 |
本课程是工科环境工程专业课程之一,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基础知识、环境工程土建基础知识、环境工程项目投资、进度、质量、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环境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管理方法的专业课。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着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讲解;在熟悉具体的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和土建知识与方法基础上,使学生树立系统的、集成化的环境工程项目全过程、多方位管理理念,初步具备应用本课程所学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和土建的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管理思想系统性地解决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
环境微生物实验 |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本课程旨在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微生物的基本实验设计方法和操作,通过微生物实验和研讨训练来实现环境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运用,积累利用微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经验。
|
环境监测实验 |
《环境监测实验》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实践课程之一。本课程通过对气、水和声环境的主要监测项目,培养学生学习和掌握环境监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实验操作,加深学生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研究方法及实践动手能力。
|
水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本课程是高等院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实验课程,是学习水污染控制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工程专业集中实践环节,开设的实验项目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重于实践而又强调对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水质净化、水污染控制工程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实验,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一般的水质净化和水污染防治的技术原理和方法,加强动手能力。在先修课程的基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污水的化学、物理、生物处理方法的原理、工艺流程等,掌握水质净化的基本方法。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 |
本课程对应于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的限选专业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通过对大气污染物种类、来源、各种污染物控制方法的基本理论、控制设备以及净化系统工艺设计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工程控制的实际能力。结合本课程的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教学环节,为学生将来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设计、科研及技术管理等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实验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试验》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环境工程专业必修的主干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以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作为教学实验建设内容,实现将教学实验有机地与本学科技术领域中的主体技术和工业过程结合,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课堂讲授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基本理论,并掌握相关处理处置技术,积累其科学研究及使用现代先进分析仪器的基本经验与能力。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本课程是《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有关废水处理理论的理解,使学生掌握文献和设计资料使用方法,掌握水处理工艺选择、工艺计算的方法,掌握平面布置图、高程图及主要构筑物的绘制方法,掌握有关工程设计文件的编写方法,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和设计能力。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
通过本课程学习,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环境工程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使学生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方面得到工程训练。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课程,是综合运用《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环境工程设计原理与技术课程》和《机械制图》等有关先修课程所学知识,针对性完成以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为主的一次设计实践。通过本课程设计,可以对学生的设计技能进行基本的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为毕业设计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
|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
本课程是为理工科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是环境类学生对先修课程的理解、综合应用与提高的训练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在先修课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例,初步掌握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基本方法,训练学生综合利用环境影响评价及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中所学的专业知识评估实际工程环保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使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常用的数值模拟、制图等软件工具。
|
认识实习 |
本课程是环境科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是环境类学生对先前学习环境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与提高。课程内容包括科学问题、科学研究方法、科研的一般性思路、重大环境问题的产生、报告撰写等。重在结合案例分析,讲授环境问题研究的一般性方法与研究思路。在培养科研创新、实践能力方面着重问题分析与思路设计、报告撰写技能的训练。
|
生产实习 |
认识实习在学习专业课程之前,通过组织学生到本专业实习基地现场参观,了解代表性重污染企业的生产特点、核心生产工艺的特点、污染产生的环节;了解环境监测设备及典型环境企业的运行管理等,了解环保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参观、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对环境专业的感性认识,为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实习对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生产实际、加强劳动观念、培养动手能力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等方面亦具有重要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