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名称及代码 | 大连理工大学 (10141) | |||||||||||||||||||||||||||||||||||||||||||||||||||
专业名称及代码 | 软件工程 (080902) | 专业英文名称 | Software Engineering | |||||||||||||||||||||||||||||||||||||||||||||||||
学制 | 四年 | 修业年限 | 3-6 | |||||||||||||||||||||||||||||||||||||||||||||||||
学位授予门类 | 工学 | |||||||||||||||||||||||||||||||||||||||||||||||||||
专业设置时间 | 2003 | 首次招生时间 | 2003 | |||||||||||||||||||||||||||||||||||||||||||||||||
招生方式 | 普通招生 | 招生类型 | 理科 | |||||||||||||||||||||||||||||||||||||||||||||||||
专业教师数 | 81 (其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27 人) | 外聘教师数 | 37 (其中:教授 5 人,副教授 19 人) | |||||||||||||||||||||||||||||||||||||||||||||||||
本科学生数 | 1642 | |||||||||||||||||||||||||||||||||||||||||||||||||||
高层次教师情况 |
|
|||||||||||||||||||||||||||||||||||||||||||||||||||
本科教学工程情况 |
|
|||||||||||||||||||||||||||||||||||||||||||||||||||
主干学科 | 软件工程 | |||||||||||||||||||||||||||||||||||||||||||||||||||
专业主干课程及简介 | 程序设计基础与C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离散数学、计算机组织与结构、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 | |||||||||||||||||||||||||||||||||||||||||||||||||||
专业在辽宁录取情况 |
|
|||||||||||||||||||||||||||||||||||||||||||||||||||
专业简介 |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成立于2003年,依托大连理工大学国家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专业先后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07),辽宁省特色专业(2010)、辽宁省本科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2012)、国家本科教学工程(2015),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3)、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015)、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专业(2016)及示范专业(2017),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试点专业(2017),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2019)。2015年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2018年完成认证复评。专业所依托的软件工程学科2017年入选辽宁省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在第四次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被评为B+。 专业以一流工程人才培养为标准,面向信息与软件产业需求,培养基础扎实、专业突出,具有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能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和软件管理人才。专业现已形成了产学长效合作教育、系统化教学质量跟踪及监控、科技竞赛及科研牵引的创新实训、外语强化及国际交流、校内校外双循环持续改进的多元化软件人才培养体系。 专业近5年每年培养本科生580人左右,毕业率在96%以上,一次就业率90%以上;2013年至今:①学生共获省级及以上科技竞赛奖项1300余项,2900余人次;②专业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参与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参与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校级优秀成果奖8项,国家/省部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5项,国家/省部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慕课课程建设项目14项,出版国家/省部级规划教材5部;③出版教学论文140余篇、承担各类教改项目120余项。 专业涵盖软件开发与测试、嵌入式系统、金融信息化、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方向,实行软件工程大类招生,1.5年大类培养与2.5年专业方向培养的模式。与国内外高校及IT企业展开广泛的产学研合作,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教学中心,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和教学案例,聘请企业教师来院授课,协助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企业完成毕业设计等。现已成立大连市软件人才实训基地、大连理工大学-IBM实训基地、大连理工大学-RENESAS嵌入式实训基地、微软创新中心、IBM认证中心等5个校企联合实验室和4个人才培训中心。 |